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

血流动力学之监测选择

来源:互联网 编辑:lily 时间:2024-09-10

       血流动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一位名叫Forssmann的德国住院医生通过将自己的左肘前静脉插入导管,‌成功测量了右心房压力,‌这一行为开启了直接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大门。‌此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逐步展开,‌包括右心导管技术的逐步发展、‌Fick原理的应用、‌以及Otto Klein成为第一个使用Fick原理测算人体心排血量的人。‌这些早期的研究为血流动力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血流动力学主要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包括血流量(前负荷)、‌血流阻力(后负荷)、泵功能(心肌收缩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血管具有弹性而非刚性管道,‌且血液含有血细胞及胶体物质等多种成分,‌血流动力学既具有一般流体力学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血流动力学成为一个综合了生理学、‌物理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学科。‌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早期的实验研究到临床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了该领域的进步。‌例如,‌196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Kubicek教授根据欧姆定律提出了心阻抗图(ICG)技术,‌用于无创心功能检查。‌此外,‌1970年,‌血流导向气囊导管(Swan-Ganz导管)进入临床实践,‌这些技术的发展对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血流动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实验性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的发展,‌血流动力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分支,‌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和监测起到了关键作用。血流动力学监测作为评估患者循环系统功能变化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病症的监测与治疗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也在不断升级。目前临床常见的监测手段主要分为无创、有创和微创三大类。

 

        一、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40909/f5685310e3fa5fab0ffe5783b886750a.png

 

      1. 现状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肺动脉导管(PAC)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心脏外科手术和术后监测中,被视为金标准。这些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然而,有创监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Swan‐Ganz导管由于导管需要留置在体内,且不能长期留置,因此其监测的连续性受到一定限制;患者在活动或体位变化时可能影响导管的稳定性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可能引发并发症、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等。代表品牌:Edwards

 

      2.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创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随着微创技术的兴起,一些有创监测技术也在向微创化方向发展,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

 

     二、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1.现状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介于有创和无创之间,如经肺温度稀释技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侵入性脉搏波形分析(Picco/FloTrac/Vigileo)等。这些技术相对有创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了监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例如,TEE通过食道内超声探头直接观察心脏结构,避免了胸壁和肺部的干扰,图像清晰度高;而Picco/FloTrac/Vigileo系统则通过连续分析外周动脉波形特征来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操作简单方便,创伤较Swan‐Ganz导管小。代表品牌: Picco。

 

       2.发展趋势

微创监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TEE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且不适用于食管狭窄、穿孔等患者;Picco/FloTrac/Vigileo系统在测量某些心脏疾病(如主动脉瓣反流)时可能存在误差,且无法直接测量右房压、肺动脉压等关键参数。且在操作上较复杂,耗材成本高昂等。未来,微创检测需要克服操作复杂、创伤并发症、应用限制、成本高昂等问题。

 

      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40909/e88215c8324b206860af9237d2892f36.png

 

1. 现状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以其非侵入性、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通过体表测量或外部设备实现监测,无需侵入患者体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基于不同技术原理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如基于胸电生物阻抗法、基于超声技术的监测装置、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的监测设备等。代表品牌:BioZ。

 

2. 发展趋势

无创监测技术有安全、准确、连续、重复性好等优点,未来将继续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监测设备的监测精度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无创监测技术也将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从目前的重症监护、手术室等场景逐步扩展到慢性病管理、康复监测等领域。

 

      四:血流动力学发展趋势

 

      无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还提高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例如,胸电生物阻抗法(BioZ),连续、实时、微创或完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将在未来继续发展。

 

      专科:由于有创监测的局限性,其在各科室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得益于无创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在高血压、产科、麻醉科、ICU、心康、心内科等科室将呈现出专科专用趋势,以满足临床需求。

 

       全面:未来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几个参数,而是会围绕影响体循环的五大标准(容量负荷、压力负荷、泵功能、氧合)、全方位监测方向发展。这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精细:随着监测技术的提高,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将更加精细化。例如,对心脏泵血功能、血管阻力、器官灌注等参数的监测将更加准确和详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智能:未来,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分析数据、预警异常情况,并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这种智能化设备将大大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治疗效果。

 

       五、中国血流动力学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医疗需求的增长和政策的支持,在中国市场,国产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根据MDCLOUD(医械数据云)统计的已披露的品牌与金额数据结果,2023年中标数据中,有创领域浦讯排名第一,无创领域麦德安排名第一,中标总额占比13.89%。依露得力排名第二,中标总额占比9.09%,欧斯卡排名第三,中标总额占比5.79%。这一排名结果不仅反映了各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为医院在采购设备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国产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是影响其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才能赢得市场和用户的信任。

 

       从以上数据的可以看出,在选择监测方式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式,临床选择的趋势上,因其完全无创即可获取数据的特点,成为了首选。无创监测方法不仅避免了有创监测可能带来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还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不适感。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无创监测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无创的方式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和医疗质量。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如有创监测能够提供更为准确或必要的数据时,我们也应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